周华明:基础教育既要文化课成绩,又要提高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在线-凯发k8手机客户端

中国教育在线
热门服务
教育资讯

合作电话:186 1028 4700

合作邮箱:bianji@eol.cn

官方微博:@中国教育在线

官方微信id:eoleoleol

中国教育在线
周华明:基础教育既要文化课成绩,又要提高素质教育
2020-06-29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手头上摆着一份某中学的《中学生成长报告书》,即“中学生成绩单”。报告书的基本内容有两个,一是“学习成绩”,二是“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一栏内容为“三种能力”:1、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能力;2、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3、沟通交际与组织能力。“两个健康”:1、生理健康,体格健壮;2、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一项特长”:有浓厚兴趣的爱好或特长。
  《报告书》的设计不容置疑的表明:学校对中学生培养的具体目标是:既要“文化课成绩”,又要“综合素质”提高。《报告书》有三个板块,它们是《文化课成绩》、《综合素质》、《评语及其他说明》。细微深处见功夫,中学首先是读书的年龄段,其内容设置及如此排列顺序,可见设计用心之细致。
  “报告书”对三种能力的设计,既有着对中学生能力提高的共性要求,也有着对该校文化体系和特色定位的体现。三种能力对中学生来说,都是基本要求,可以做到,当然也很难做好。也许,《报告书》今后对此项内容还会有阶段性的调整,但可肯定,其调整后的三条一定会既有共性高度,又能切合本校中学生的实际,还会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同步。
  第三栏《学生评语》依次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主任评语”三项,先让学生有一个自省的过程,再参阅小组同伴的意见,最后对照老师的评语。可以想见,同学和老师的话,可能有学生未曾享受过的夸奖,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批评,也可能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劝勉和期望。其肯定、其鼓励,其鞭策、其警醒,都会给学生最贴近也最有成效的促进,有些话可能让学生终生难忘。
  反复审视这张《中学生成长报告书》,感觉它的正面引导与规范督促,会很好地鼓励中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教育部高考改革准备将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内容作为招生录取时参考,那么,这张《报告书》的设计符合这一思路,效果一定会很明显。因为,学校按照《报告书》的引领思路去落实,学生会学得更为自主,学习能力会更强,综合素质会更高,发展会更健康、更全面。而这又正是《报告书》引导学生 “既要文化课成绩,又要综合素质提高”的设计目的。
  由此,我们不由联想到英国的伊顿公学。
  伊顿公学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学生成绩大都优异,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伊顿公学毕业生95%可上名牌大学,35%可上牛津、剑桥大学。历年来,毕业生中出了20位英国首相、36位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最高荣誉的奖章)获得者。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
  伊顿公学尊重传统,又十分强调创新;重视教育质量,配备优质教师。学生每天早晨七点半起床,晚九点半睡觉,一天上7节课。除英语、数学、哲学等学科之外,还有艺术、神学、音乐等课程。学生除参加统考,还参加难度大很多的“伊顿考核”。学校因材施教,分层次班教学,学生对号入座。学校很重视扬长教育,让一批优秀学生享有“数学天才”,“物理专家”,“文学博士”等荣誉称号。
  学校校规严格,却不痛苦。把各种娱乐、业余生活都安排得很满,让学生能吸收知识,发展技能,提高素养,能潜移默化地成长。学校对体育特别重视,设有8门必修课和27门选修课,旨在锻炼学生的体魄,以互相尊重、团结、合作、增长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学校还有自己类似“绅士”的标准校服,还为不同职位、等级、荣誉的获得者设计不同着装,以鼓励竞争。
  总之,伊顿公学着眼于培养国家高级人才,在鼓励学生学习“文化课知识”
  与提高“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下足了功夫。综合素质指什么? 指人具有的学识、才气、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特长等综合条件,也称综合表现力。基础教育是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发展渠道,并协助他们发掘不同领域的潜质和兴趣。基础教育希望为每个学生奠定既深且广的基础,让他们终身受益,走得更远。因此,就基础教育来说,伊顿公学的办学理念与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
  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强大需要一大批精英,如此注重培养精英的学校,我们国家应不可没有也不可多有。当前,我们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有少数公办名校,除了收费不高,不见“绅士”校服,不闻“精英”提法外,其设备,其师资,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其科学的教学方法,其丰硕的教育成果,哪一点也不比“伊顿公学”差,只是我们不张扬罢了。我们国家实施的是“大众教育”,虽然我们城市此类高端学校与农村普通学校存在明显差距,但这是大国国情的特有表现,也是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而这种现象,即使在教育发达的西方,也在所难免。
  教育总是在差异中前进与发展,总是在不断缩小差别与整体提高的追求中摸索与探讨,总是希望通过不断有效的改革去占领新的教育高地。
  其实,“精英教育”也是一种个性教育,它并非为“贵族教育”所独有,它是一种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掘特别天赋以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更是一种针对性培养对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有着较高学习力的孩子的教育。
  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非风马牛不相及而格格不入。我们必须承认,教育面向大众,但教育也是一个已为大众接受的筛选过程,且对尖端人才的产生和培养成了符合国家需要也满足家长乃至于全体国民追求的基本追求。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壮大,需要亿万普通的劳动者,也需要百千万引领大家前进的科技领头人。与70年前新中国刚成立比较,我们当前的“大众教育”已远非昔日之“大众教育”能比较;而且,应国家之需要,更因为人才冒尖之必然,“大众教育”业已培养了一大批引领国家科技发展且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的“精英”。他们并非来自于明白的“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之学生潜能的显山露水,也是大众教育发展中的出类拔萃。因此,“大众教育”已经在显示部分“精英教育”的功能与色彩了。
  人才有类别之分,也有层次之别。中国作为一个普通发展中国家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它对高尖端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迫切。
  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伊顿公学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小学只要文化课成绩不行,必须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必须在日常中保证安排给孩子提高素质与修养的时间。要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地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例如艺术、文学、哲学、政治等。抓住人才培养的这一关键,不能总是在“分数”的周边转圈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规避人才培养的瓶颈。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发现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同一的,不仅体现在高端学校,也体现在普通学校。所以,这是一个共识,是基础教育的一个戒律。
  过去,我们一直比较重视知识教育,我们也取得了很为突出的成绩,出现了很多“学霸”,也为国家培养了千万优秀人才。国际上有学者说我们是盛产工程师的国度,其言下之意是在表扬我们的同时,也讥诮我们在尖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做得不够。还有外国学者甚至不无狂妄地说,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要靠他们。我们深知自己教育的痼疾,于是决定抛弃“应试教育”而走向 “素质教育”。不过,由于传统文化、教育习惯势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改革的步伐走得有些艰难。
  我们用成绩与分数,维持着教育的基本公平。但“唯分数论”阴影,对中小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阻碍,一直尾随着我们。各级各届教育行政领导都极尽努力,想解决这个问题,并在“综合素质”考评上有更多的设计,但都因“量化”很难,或“诚信”不够,或有碍“公平”而陷入“改不了”也“动不得”的困境。
  其实,公平是相对的,也是变化的。
  中小学校无论大小,无论高端和普通,其育人目标是一致的,都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总领之下。差别在哪里?首先在学校的设施设备,在师资力量,在学生的群体基础水平;其次在各校办学理念的个性表现,在实现教育目标运行思路的科学程度;再次在学校取得的不同教育成果以及其社会影响。但是,这都不是永恒的。在一个区域内,从来不见一所出名的学校永远出名,一所落后的学校永远落后。他们都在变化,都在因影响学校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诚信也是相对的。西方名校在录取新生中不可能不遇到同样问题,同样也没有找到文化课成绩之外综合素质的量化方案,也免不了我们操作的“瑕疵”与“不公平”。但他们在直面矛盾中操作,在研究问题中运行。无论如何,他们绝不会“一票否决”地抛弃综合素质评价而只根据文化课成绩评价学生,录取学生。
  教育管理的作用是引领,是倡导,是规范,是促进,是鞭策,是约束,是限制等,他们借助教育管理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在课程安排时间上作出硬性规定,比如说使用了诸如《中学生成长报告书》这一手段,把它作为学校规范的常规要求。这样,他们不会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时间的等待综合素质考评“可量化、能公平”方案的诞生,而是让改进永远在进行中,在变化中,在完善中,而他们经过反复思考、论证而确认的教育考评原则,是恒定的。
  总之,因为教育发展的积累,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国民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我们在抓文化课成绩上是强项,得到公认,连英国这样的教育强国也来我们上海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这也说明了各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都不完美,都有各自的问题,都有取长补短的需要。他们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上,比我们“逊”了一筹,也说明对中小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与综合素质培养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应该承认,在抓综合素质教育方面,我们的认知,我们的重视,我们的操作都有不足。现在,国家已经予以高度重视,国民也开始引起重视,相信这个问题一定会逐步解决。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基础教育将不断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让西方教育发达国家也不得不认可的水平,一个可与他们相媲美的水平。
"));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凯发k8手机客户端的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凯发k8手机客户端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关注
升小工具
升初工具
中考工具
中考资源
精彩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报 2019-12-25
教育部 2019-11-14
src-764488203 2019-11-14
网站地图